奧運選手包機座位的安排,當然會引發民怨。
道理很簡單:
官員完全沒有「身先士卒」的精神,也沒有「為選手著想」的意識。只看到滿滿的因循陋規
如果因為防疫包機的因素,導致沒辦法人人商務艙,那官爺們就該和選手一起坐經濟艙。
共體時艱,誰都沒話說
如果怕商務艙座位浪費,可以安排奪牌重點選手去坐商務艙
如果怕沒搭到商務艙的選手有怨言,那就事前跟選手團隊講清楚,這次全團搭經濟艙,另開放有實力拉贊助搭乘商務艙的選手自行前往
這最基本的尊重,不難吧
東奧沒有規定國家代表隊一定要搭乘同一班包機前往。也是有其他臺灣選手沒搭包機,自行搭商務艙前往東京
以上三種安排,都比官坐商務艙,選手全部經濟艙來得好,也不用增加什麼成本。
結果體育署還是選擇最差的安排。
官爺們的屁股是有商務艙磁鐵嗎?臺灣最頂尖的選手就只值得這種待遇嗎?
人民要的是政府實現承諾的誠意和決心。
如果真是因為不可抗力因素,短期內做不到,大家都會體諒
但這次很明顯是因循陋習,再一次把選手權益放在最末位思考,當然會引爆極強的反彈
蔡總統的體育改革承諾,教育部長今年三月在國會的承諾大跳票,政府連最基本的先知會選手都做不到嗎?
一下子行政院官員三級警戒外宿群聚樂逍遙、一下子東奧包機座位亂排,各種低級失誤連發
這些官是不是覺得現在爐主是衛福部,偷偷在沒人看見的地方亂搞燒陰德值沒關係?
有人在看啦!皮繃緊一點啦!蘇院長號稱治軍嚴明,是嚴到哪裡去了?
現在是政府最需要累積社會信任的時刻
有這麼多人為了臺灣在幫忙,燒自己的資源、耗自己的陰德值苦撐
結果最有資源的行政部門失誤不斷,是在開什麼玩笑?
只靠義勇軍的熱情,無法打贏戰爭。
順風順水的2020年已經過去了。現在是荊棘滿佈、內外交迫的2021年。
如履薄冰都不一定能安全,漫不經心當然就是死路一條。
要求沒有很高,至少每個人用心把自己分內之事做到最好,這要求不過分吧
臺灣人一起打拚的成果,不是該是這樣隨意浪費消耗的